找到相关内容7525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末曹洞殿军--永觉元贤禅师研究

    ,即便是对禅学宗旨的探究,也要强调是彻见本心本性之后的事。元贤真参实修的强调、素朴简约的禅法,为明末纷乱的禅界,注入了一股清流,并且回归了慧能禅的基本精神。   元贤虽然是个禅师,但是并不排斥其它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3982346.html
  • 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影堂考实

    一日朕亲临探视,喇嘛甚喜,尚甚健谈。初二日病情骤变,入夜圆寂。朕闻之甚是震悼,即赴黄寺拈香。喇嘛本性,虽来去如一,猝然圆寂,实出朕之意外,于心极为不忍,不胜哀伤。”[4]   对班禅在北京的短暂时光...

    王子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4082832.html
  • 物本人本心本——奘师在“少林问禅”高峰禅会演讲

    真实、更具体,因此我对佛教徒也充满了期待,同时也充满了批判,要把慈悲真正用出来,而不是挂在嘴边,所以心一境性。那么“明心见性”不是你说的性情之性,明心见性是真如本性之性,也叫缘起性空之性,也就是说所有...

    明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483422.html
  • 当代中国佛教信仰价值趋向——以上海居士佛教信仰研究为例

    统一的,不可偏废。就人类的本性来讲,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保障之後,精神生活的要求更加突出,寻求多样的、符合自己内在情感取向的精神活动,是必然的。因为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的敏感、脆弱、消沈等心理障碍,使他们更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10983768.html
  • 华严宗思想源流

    一旦涂 上了便难以洗去,但是天地之间‘空’的画布,郤任您高山流水行云飞瀑,乃至生老病死喜乐哀愁的渲染涂抹,它的本质依然是清净地无言。由此再上一层即理事无 碍观,依此观法不惟只是体察事物原本性空的本来面目...;广也,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;佛也,芬敷万行荣耀众德;华也,圆兹行德饰彼十身;严也,贯摄玄微以成真光之 彩;经也,总斯经题之七字,乃为一部之宏纲,将契本性非行莫阶,故说普贤无边胜行,行起解绝智证圆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184350.html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认为,“真正的法律是与本性(nature)相合的正确的理性;它是普遍适用的、不变的和永恒的;它以其指令剔除义务,并以其禁令来避免做坏事”,“试图去改变这种法律是一种罪孽,也不许试图废除它的任何部分,并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
  • 法国梅村:佛教对21世纪的响应:西方弘法经验谈

    特质,坐禅因而变得生动有趣。禅修时,我们好像花一般清新,好像高山迄立不移,好像水映照着事物的本性,我们感到心灵深处空间满溢,经验着禅修中的自由自在。   我们也会教授孩子“两种承诺”,培养他们的慈悲心...

    梅村

    |佛教|弘法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20430284484.html
  • 早期佛教理性状态分析

    显然就是一种直观状态。在这个直观之后,释迦牟尼把痛苦的一面极端起来,认为世俗一切都是变迁不居的,没有常驻不变的本性,众生为无常患累所逼迫,不能自我主宰,因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痛苦。   生命是一个本能...

    刘福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2484584.html
  • 人生十问--星云大师讲述

    以后,就能回复我们本性的清净。第二: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,激发自己内心的清净,使之不再重犯过失。譬如<观世音菩萨普门品>上说的:“设复有人,若有罪,若无罪,杻械枷锁检系其身,称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484884.html
  •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——以《灵峰宗论》为中心

    只依慈恩着重就相分别而不讲真如实相之随缘不变和不变随缘,则“不几割裂纷糅,”和“自设藩城”。故,智旭说;“尝论之,性随相转,何性不相。设不深知一性圆顿满足,安知妙性具足如斯染净功能?相本性融,何相不性...

    周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1685348.html